欢迎您走进清禾讲堂,我是大老师。

投资者、监管者等都在变化,积极主动拥抱变化才能持续成交、持续成功。具体地,我们理财顾问应该怎么应对呢?首先是定好位,其次是站好队,再次是做对事儿。

 
一 定好位,就是想清楚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理顾?要解决什么问题?

 
有四小点,请参考:

(一)一专多能,既要积累硬性专业知识、也要培养柔性业务能力,既能是银行理财专家,也能看得懂、讲得清保险、信托、私募证券与股权等其他产品;现在流行一种说法,叫“T”字型人才结构,甚至是“ π ”型,既要知识广博,也要有一两个领域特别的擅长。

(二)做投资者的“CFO”、“CIO”,(首席财务官或是首席投资官)更多地站在投资者视角提供理财咨询服务,由原来的从募资方拿佣金,逐渐转型到从投资者那赚顾问费、收益分成或奖金;

(三)做母基金投资经理,把投资者所委托的财产当作一只自己管理的母基金,为每个母基金构建适合特定客户的投资组合;

(四)关心个人投资者家庭与机构投资者的经营、关注客户隐私。这一点是由我国是人情社会以及财不外露的文化所决定的。

 
二 站好队,就是说理顾应该能选择适合自己的雇主机构和团队。

 
身边常有这样的理顾A,在B1机构工作,和客户C、D、E认识了很久,很勤奋也专业,客户都是高净值,也很友好、甚至经常给A发其他机构的产品信息,请其做评测,但就是成交不了,或仅偶尔购买最少的、刚刚够产品起步的份额,等A换到B2机构工作时,这些客户却陆续有几百万、千万,甚至上亿元的成交额。所以说,种子重要,土壤也很重要,参天大树的长成,两者缺一不可。

选好雇主单位不仅是对自己负责,事半功倍,更是对投资者负责。

选择什么样的机构与团队:有七点,请参考:

 
(一)注重合规经营,有牌照或资质,业务未动合规先行;这样才能长久。
(二)既开药房,也建药厂,不仅做经纪业务,也要做自营的资产管理业务;投资者最关心的还是好产品。
(三)全产品线与全球化,不只是提供一种产品与服务,甚至也不止于在某一地区某个国家;
(四)愿意搭建法律、税收、投资等咨询顾问团队,为理财顾问的业务提供专家支持,或者帮助顾问升级为咨询顾问;
(五)能提供定制化理财规划服务;
(六)兼顾事务管理,不仅管钱,也要管事儿,比如教育、医疗、财税服务;
这6小点都是投资者的新需求所要就的。
(七)要注重选聘,长期培养。只把顾问当作会生金蛋的鸡,想“不给养料,来了就能生金蛋,甚至一下把我们未来的金蛋也掏空”,这样的团队和组织坚决不去。因为他们不关心理顾的成长。

 
三 好,这是定位和站队,最后是做对事儿。

 
什么样的才算做对事儿了呢?需要做到这五点:想得明、看得懂、讲得清、卖得出、服务好。商业行为的基础是信任,买卖双方信任建立是成交的前提,无形的、虚拟的金融服务、财富管理服务更是如此,更加依赖于信任。投资者和行业都在变化,我们的日常业务如何才能“行之有效”---开单、高效且利人利己地开单?也就是“成交地充分条件究竟是什么?”

我们参照麦肯锡咨询的分析逻辑,得出了如下答案:财富管理业务的本质是信任建立,信任的建立依赖三个维度:专业信任、人际信任和投资者的自我认知;财富管理业务的持续高效达成依赖九个场景的通畅:“定位、学习、获客、约见、面谈、决策、签约、存续、复投与转介绍”。也就是说,信任建立了,场景也通畅了,业务就能达成了,信任建立地越快、场景越通畅,业务达成就越高效。

其中,专业信任的前提是我们懂经济金融基本规律,理解理财产品的风险、收益、流动性特征,有科学财富管理理念,能做理财规划与资产配置,这些要求我们理顾具备经济、金融、法律、财会的基础知识,甚至要全球视野。

人际信任的建立,既需要我们真心地为投资者着想,关心他们,也需要掌握沟通、激励、协助和解决冲突的业务技能。

文化影响财富观念,观念影响行为,行为决定结果,这个“行为”就包含投资者的购买决策。所以,每一位理财顾问都要能成为投资者的金融启蒙老师,能帮助客户精准、深入地理解产品、服务以及自身的真实需求,投资者真正的“理解了”才能真认同,认同才能成交,而不是仅仅嘴上说“好的,挺好,一定买”。所以说投资者的自我认知很重要,观念一通,业务自然就豁然开朗起来。

假如说,我自己,作为理财顾问能像301医院、协和医院的主任医生一样专业,投资者又正好就是我的父母、亲戚朋友,而且正好是清北复交的经济学金融学的富有的大教授,专业信任、人际信任、投资者的自我认知这三个维度的问题都基本迎刃而解。可是,假如都不是呢?事实上,我们大部分理财顾问的大部分业务情境都难以满足这三个维度,那如何办?那就从每一个维度开始:搬砖精神,缺啥补啥。

当然,现实业务中,不仅要成交,而且要尽可能快地成交,因为每个人都有业绩考核,一般三个月左右为一个周期,即使是更长的时间,如果没有在三个月内成交,心理状态也会随着业绩压力的与日俱增而发生微妙的变化,极其不利于工作。新人理财顾问呢,更是如此。这就需要从职业定位、日常学习,到寻找客户、约见面谈,再到客户决策、签约付款等等各个环节的通畅,想在这个行业十里挑一、甚至百里挑一的长久生存下来,至少前面七步不能卡壳,不能出现客户约到了,没讲清楚产品,客户来签合同打款了,没带银行卡、身份证这样的情况,可能就不再愿意听第二次讲解、第二天又改变主意不买或少买了。想持续的成交、成功,包含存续服务等在内的九个场景的每一个也都不能卡壳、更不能缺失。

而这些问题呢,在我2010年开始做业务以来,每一个都遇到过,一个错误也没少犯。如果我能在10年前就把这些问题都统统解决了,该多好!

 
财富管理呢是一个风险和收益如影随形的行业,风险型行业就需要高水平认知,高水平认知需要学习型组织,学习型组织需要进取型理顾,进取型理顾需要职业化培养。作为个体,我们不仅要靠团队,更需要自我培养。我们每个理顾都会影响几十个、上百个甚至更多个投资者,不管他们是个人、家庭,还是机构,受人之托,代人理财,实实在在的财产、沉甸甸的信任,需要我们有意愿且能胜任。 
 
  
总之呢,定好位、站好队、做对事儿,关心投资者,知行合一,提供价值,才能获得利益,持续地提供更高的价值,就能有收入的更持续增长,也才能避免职业风险甚至人生危机,就一定会迎来财富管理事业的长足大发展。

好,希望以上的分享,能解答您关于“怎么做才能持续成交、成功”的问题。

欢迎您提需求,更期待您分享行之有效的实践,每位留言的朋友,我们都会回复、并有好礼相送。谢谢您关注清禾讲堂并分享给需要的朋友。


清禾讲堂

教学相长,期待您的声音

联系人:杜老师
电 话:18618283672
邮 箱:dudawei@clearclean.com.cn
地 址: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甲8号和乔大厦B座1层成旅办公室